剧场手记 | Who knows what story I've yet to tell?

夏天的戏结束之后经历了九月和十月两个比较闲的月份,当时还有找实习的压力,几份工作悬而未决,虽然现在都已经解决了。十一月和十二月主要在做学校的戏,也开始着手做明年年初的几部戏,明明不是第一份工作了,但还是让人很紧张。

前几天翻了翻旧微博,感觉一年级的时候好开心。那时候刚刚接触戏剧制作,只要待在剧场,哪怕是搬砖(字面意义)也很满足。二年级实习跟了几个行业内很厉害的灯光设计师,年纪大概三十到五十多岁都有。我看着她们,却没有想要成为她们的念头。虽然我非常喜欢我的工作,但是很多时候(尤其是老师们说“in your career”的时候)还是会想——这就是我的career了吗,这就是我的人生了吗。未来几十年,就如此吗。小时候总是思考“将来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今答案渐渐浮现,感觉就像交完lighting plan后突然泄了气——用这些灯,我能做出什么不一样的设计吗?

其实我一直以来也没有什么明确的职业规划,只是想着不要过普通的、朝九晚五的人生(然后过上了九九六的人生),模糊地希望自己能把爱好当工作。读书时最长久的爱好是摄影,于是考学考了摄影,结果临门一脚觉得读电影听起来更酷些,明明那时候根本不爱电影,但还是去读了。虽然我对本科学校满怀恨意,但它确实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让我对人生有了些不该有的期待,希望自己可以创作出一些称得上“作品”的东西。这样的期待延续至今,做戏时我有时会想,我打了点光或是做了些声音,但这部戏究竟和我有什么关系,它是我在乎的故事吗?想来想去,自己的故事,还是得自己去讲。

扯远了。总之,九月旅行回来后闲了很久,中间穿插着没几节毕业论文课,我系这一点真的很离谱,三年了我只写过700字实习日记,然后毕业论文要求12000字(也没想到我本科读到第六年了,竟然还没有正经写过论文)。其余时间在因为AV check了我的戏没有下文而沮丧,这是我收到的第一封AV check邮件,比起天上掉下工作更开心的是喜欢的设计师还记得我,并且愿意把我推荐给别的导演。但是没有人告诉过我!AV check后和导演的chat,其实就是interview啊!我还跑去问制作人要update了,当然也没有得到回复,现在回想起来好尴尬(望天)。后来明白了,制作人会AV check好多设计师,再根据大家的档期和导演的意愿挑人。就在我和系主任说是我误解了的那天收到了工作offer,之后又因为学生签证不能自由职业和制作人进行了一番扯皮……还好最后没出差错。喜欢的设计师最后没做这部戏,有段时间她在我学校做戏,我徘徊了好几天终于和她说上了话,当面谢了她给我工作,开心!

在找实习这件事上,感觉自己还是非常幸运。我系二三年级都分别要完成一段时间的实习,二年级是六周、三年级是十到十二周,视质量可以适当缩短。我二年级选择了shadow LD,其实挺有帮助的,但是我实在社交苦手,总是干坐在那里也想不出该说什么该问什么,剧场又黑,每天都在哐哐大睡,我自己都不好意思。所以三年级就想直接找SD的工作,不再shadow/assistant别人了。九十月我在逃避人生,本来想着十一月再开始找工作发邮件之类的。十月时发现暑假做的一部戏合同签到了十月,我可以直接把开学后的那几周算作实习;认识的学姐也给我了一份associate的工作。于是我还没开始找,实习的问题就自己解决了。

十月原本被安排给学校的莎剧做声音,结果导演根本就不想要声音,于是我只是排练室一日游。然后是暑假的戏transfer到戏剧节,又tech了一遍,还给同一组的另一部戏做了programmer。十一月初做了一部戏的devising workshop。

之后主要在做学校的戏,一部content warnings如下的戏:“contains violence, blood, kidnapping/abduction, death, forced pregnancy, human trafficking, and references to pornographic content, sexism, sexual assault, suicide, and abuse.”……非常典型的我校选戏。但确实是大家都爱做的戏,没有什么比“tech heavy”的戏更让我们这些tech人激动了。小剧场的设计往往比大剧场更灵活,因为没有座位方向的限制。这部戏是环形剧场,中间是个凹洞,周围有七扇门框对应七个演员。因为这个故事有关选择和命运,所以这样设计意味着——无论你从哪一扇门走进去,都会通向同一个结局。这些门框都可以按轨道移动,为每一场制造出不同空间。我很早前想做布景设计,但当时只是觉得大型装置很好看,后来跟了很多戏,才慢慢理解布景、空间、高度差是如何辅助导演和剧作结构的。

这部戏做得就是挺开心的,每个人都很靠谱,导演、设计师、movement director都很厉害,整个排练过程看下来,学到了很多东西。非要说的话就是我自己太怵了,因为也算久仰这位导演大名了,所以每次和她聊天都战战兢兢,也不太敢throw ideas。和movement director也没怎么见面,两段非常重要的movement sequence,都是她们先排练好,我再按temp track做声音。不过她们好像中途抛弃了temp track,导致最后排的movement和我的节奏对不太上……所以还是应该早点发声音给导演的,是我怂。我其实很喜欢做这种结合storytelling的长段movement的声音,原本毕业论文就想写声音的叙事性相关,但果然还是能力有限……我什么时候能学会作曲呢。我一直觉得movement director是一份我绝不会做但很有意思的职业。movement把握着戏剧的节奏、语言和流动性,也增添一种非现实性。最后不能说对结果非常满意,我很喜欢其中几段声音,因为真的花了很多时间去听去想去做,但是整部戏有19场、18段换场,两小时几乎铺满声音,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只是扔点声音进去的感觉,也因为我做到后来实在很疲倦。我喜欢做声音,是因为声音能让人去感受,即使是细微的声音,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过做了这部戏后,包括和老师聊天也提到,该去思考声音设计在整部戏中的作用,如何推动故事的流动,而不只是一个个cue。

mid-term tutorial时还收获了几条有用的建议:不需要彻底了解tech,但要学会如何利用tech来达成目的,比如如何向人描述你想要的效果,这些能力大多是在做戏过程中pick up的;可以选择自己录制声音而非搜索声音,这样更能掌握声音的质量和背后的逻辑;做每一部戏时都想一想通过这部戏想学到什么。至少这次学会了Panlab 2,是和QLab配套使用的一个软件,作用是让声音从一个音响过渡到另一个音响。这次的使用场景是……很无聊的汽车环绕背景音,和某一场的低音跟着“death angel”绕着剧场走。虽然我很怀疑有没有任何人注意到,但反正这就是很niche的那种细节。毕业之前还是想学一点tech,否则工作时太没自信了。

因为做这部戏收获了很多鼓励!我这人做戏没什么原则,(喜欢的)导演开心我就开心。这次果然还是因为喜欢导演所以在拼命想留下好印象啊。首演散场时听到观众里有人在问:“Who is the sound designer? It sounds amazing!”,能被人注意到,真的很开心。

今年的戏,到这里就算做完了。年初的工作陆续也定下来了,不知道明年,会遇上什么样的故事呢?前一阵子读专业书,结尾作者写:“Who knows what the next score you’ll write might teach you? Who knows what story you’ve yet to tell? If composing music is an infinite resource (and it is), then your greatest score is still waiting to be written. What could be more fascinating than that?”

就这样,去期待下一部戏吧。

updatedupdated2022-12-072022-12-07